新闻公告
厦门大学2022年先进传感与重大装备健康管理暑期学校活动通知
发布时间:2022-07-15
点击次数:4525

一、暑期学校简介

暑期学校围绕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前沿与重大工程应用,邀请本领域著名学者和专家较为系统全面地讲授先进传感技术与仪器、重大装备健康管理等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引导研究生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发展方向。暑期学校授课的特色:(1)依托厦门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聚焦于智能传感技术、生物医学检测与分析仪器研发、无损检测与结构健康监测,注重多学科交叉与融合;(2) 授课教师为传感与仪器相关领域的领军型人才,在各种行业内具有很高的影响力,授课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生动鲜活的案例,又有前沿性知识;既有贴近现实生活的食品检测仪器和柔性机器人,又有高大上的深空探测传感器和重大装备健康管理;(3)既有高深的学术讲座,又有文献检索/专利撰写指导。

二、主要报告专家:

三、活动议程安排

四、报名相关要求

1、本期暑期学校因疫情原因采取线上召开的形式,国内外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均可报名;

2、学员报名录取后,完成5天的学习后,可获得由厦门大学仪器与电气系和福建省智能传感与仪器协同创新中心联合颁发的结业证书;

3、不收取任何费用;

4、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7月21日17:00;

5、报名方式:微信扫码报名(二维码见下方);

6、联系人:云老师  0592-2186971  yunfl@xmu.edu.cn

报名二维码(微信扫描)

五、专家个人及报告简介

1、李得天

报告题目:航天测试计量技术与工程应用

个人简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国防“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现任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10所)科技委主任,兼任真空技术与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真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电推进专委会副主任、《真空与低温》期刊主编等学术职务。

李得天是我国真空测试计量领域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真空计量及真空环境下多参数综合测试工程研究,带领团队解决了真空中性气体、真空等离子体和复杂真空效应的测试计量难题,在计量技术、标准、装置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成果,并在地面、近地轨道和宇宙深空获得了全面持续的应用。相关成果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8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还获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和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等荣誉。

报告简介待补充


2、周  振

报告题目:做中国人的质谱仪器

个人简介: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科学家,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入选“南粤百杰”、广州市劳动模范、第十三届广州市政协委员、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荐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称号,曾于2009年受国务院邀请参加建国六十周年北戴河暑期专家休假。

周振以“做中国人的质谱仪器”为终身奋斗目标,深耕质谱技术,探索产业发展,从无到有,建成我国质谱仪器正向研发平台,实现我国高性能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国产化和产业化,是我国新一代质谱仪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开拓者和领跑者。

报告简介:待补充


3、薛晨阳

报告题目:MEMS传感器与医疗仪器

个人简介:中北大学教授,博导,现任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十九大”党代表。主要从事微纳米传感测试与集成技术,主持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973课题、重大科研仪器研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主持研制的纳机电矢量水听器是我国最早实现工程化应用的微纳矢量水声传感器件,成功应用于我国海底观测网建设和某型水雷探测。在此基础上,拓展到了全海深湍流观测仪器研制,并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基于MEMS技术的全海深湍流混合矩阵式剖面观测仪器研究”的支持。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3)、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1),出版专著1部,参著3部,发表SCI论文140余篇。

报告简介:针对医疗诊断仪器对低成本、小体积、高精度传感芯片的要求,本报告重点介绍了该团队将自主研发的 MEMS 传感芯片运用到了 “智慧医疗”应用方面。本报告以MEMS 传感器为核心,介绍了基于 MEMS 传感器的心电心音检测仪、基于高密度 CMUT 柱面阵的乳腺三维超声CT 成像系统以及数字化中医四诊仪。


4、苏众庆

报告题目: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超声传感器及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个人简介: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教授,系主任及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涵盖超声波学、结构健康监测、弹性波传导、传感器、无损检测、智能材料与复合材料,出任Ultrasonics期刊主编,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等9个期刊副主编,发表学术期刊文章及国际会议论文330余篇。

于2012年荣获“结构健康监测-年度成就奖”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 Person of The Year (SHM-POY) Award)、2015年欧盟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以及2015及2020年两次“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在香港理工大学,于2011年获得“校长特设卓越成就奖(研究类)”、2010年“工程学院优秀教学奖”、2011年获得“工程学院卓越研究成就奖”及2014、2017及2020年三次“工程学院优秀科研基金申请表现奖”。

报告简介:增材制造技术为功能化的工程结构开辟了新的途径。该报告介绍了如何利用增材技术(从喷涂,到喷墨打印,再到气溶胶打印)制造超轻,灵活和兼容的纳米复合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能够精确地响应高频引导的超声波,同时降低对主体结构完整性的干扰。由此制造得纳米复合材料传感器组成的密集传感器网络,会替代传统的高密度和刚性的压电陶瓷传感器,良好证实“准分散传感网络”的概念,从而在“传感成本”和“传感效用”之间取得平衡。


5、潘  兵

报告题目:历久弥新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个人简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9)、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5)、基金委优青(2013)、北京市科技新星(2014),《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中国科学.技术科学》中英文版、《实验力学》等期刊编委。主要从事实验固体力学方法、应用及其仪器化的研究。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全部论文被引14000余次,单篇最高被引3100次。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三)、中国力学青年科技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美国实验力学学会Hetenyi Award、“爱思唯尔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英国皇家物理学会(IOP)“2020最高被引论文奖”、英国皇家物理学会(IOP)“2018高被引中国作者奖”、中国力学学科旗舰期刊《力学学报》影响力提升优秀贡献奖、《光学学报》创刊40周年高被引论文奖等科研学术奖励。曾受邀在美国实验力学年会(SEM Annual Conference 2010、2015)、国际光测力学大会(Photomechanics 2018)、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国际大会(iDICs 2018)、国际光机电技术大会(ISOT 2018)、极端环境应变测量国际研讨会(2012)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10余次。

报告简介:位移和变形测量是实验力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位移和变形测量方法的研究在推动实验力学发展、扩大实验力学影响和实验力学服务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上世纪60年代激光的出现至今,实验力学领域中用于位移和变形测量方法发展迅速。在这其中,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从四十年前“幼萌”的思想和技术萌芽,历经近二十年毫不起眼的“丑小鸭”,已发展成今天实验力学舞台上最为靓丽的“白天鹅”,在科研和工程领域大放异彩。本报告尝试从方法发展的角度梳理这一被认为是“应变片出现之后最重要的进展”的实验力学方法的起源、发展历程和重要进展,并概述报告人课题组近年来在该方法研究上所取得的若干新进展。


6、卿新林

报告题目:航空航天结构健康监测技术

个人简介:清华大学固体力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博士后,2011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现为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曾任中国商飞北京研究中心民机健康管理技术研究部部长、国家外专局高端外专项目《大型客机项目》专家。长期从事结构健康监测、飞行器综合健康管理、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相关成果先后5次被美国NASA技术简报报道,发表论文与研究报告170多篇,获得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7项、中国发明专利30多项。曾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美国NASA原始创新奖、NASA空间活动奖、中国国家发明奖等多项奖励。

报告简介: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是确定飞行器结构完整性的革命性创新技术,通过在飞行器结构上内置传感器网络,实时获取结构状态、操作以及服役环境等信息,并将根据传感数据所得到的诊断结果进一步用于结构健康状况预判及辅助相应的控制决策。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和相应控制理念的实施,可大幅增加飞行的安全性,降低飞行器的维护成本。本报告综述国内外航空航天领域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在实际飞行器结构上得以有效应用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案,阐述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7、胡鹏程

报告题目:超精密高速激光干涉位移测量技术与仪器

个人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超精密仪器技术及智能化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哈工大精密仪器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哈工大激光测量青年科学家工作室,长期致力于超精密激光干涉测量仪器技术和仪器研究与开发近20年,围绕超精密激光干涉测量理论、仪器工程及应用技术,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光刻机甚多轴激光干涉测量系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皮米级星载激光干涉仪设计分析设计)、国家自然基金中德合作研究项目(皮米激光干涉测量仪器与比对测试)、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课题、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等40余项,累计经费超过1亿元。团队突破的超精密激光干涉测量关键技术,被3位院士等专家鉴定认为“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前列,其中三项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相关成果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3,单元技术)、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一等奖(2021,整体技术)。团队开发的亚纳米/皮米级超精密激光干涉仪、甚多轴高速超精密激光干涉仪、动态超精密激光干涉仪标准装置等设备,已在长春光机所、德国PTB、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中电科集团、华为等10余家单位成功应用80余台套。

报告简介:激光干涉位移测量(DMLI)技术是一种以激光 波长为标尺,通过干涉光斑的频率、相位变化来感知位移信息的测量技术。因具有非接触、高精度、高动态、测量结果可直接溯源等特点,DMLI 技术和仪器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几何特性表征、精密传感器标定、精密运动测试与高端装备集成等场合。特别是在微电子光刻机等高端装备中嵌入的超精密高速激光干涉仪,已成为支撑装备达成极限工作精度和工作效率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以目前的主流光刻机为例,其内部通常集成有 6 轴至 22 轴以上的超精密高速激光干涉仪,来实时测量高速运动的掩模工件台、 硅片工件台的 6 自由度位置和姿态信息。根据光刻机套刻精度、产率等不同特性要求,目前对激光干涉的位移测量精度需求从数十纳米至数纳米,并将进一步突破至原子尺度即亚纳米量级;而位移测量速度需求,则从数百毫米每秒到数米每秒。

针对我国光刻机等高端装备研发的迫切需求,哈尔滨工业大学先后探索了传统的共光路双频激光干涉测量方法和新一代的非共光路双频激光干涉测量方法,并在高精度激光稳频、光学非线性误差精 准抑制、高速高分辨力干涉信号处理等关键技术方 面取得持续突破,研制了系列超精密高速激光干涉仪,可在数米每秒的高测速下实现亚纳米级的高分辨力高精度位移测量,已成功应用于我国 350 nm 至 28 nm 多个工艺节点的光刻机样机集成研制和性能测试领域。该技术和仪器不仅直接为我国当前微电子光刻机研发生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和核心 测量手段,而且还可为我国 7 nm 及以下节点光刻机研发提供重要的共性技术储备。


8、李卫彬

报告题目:航空关键构件的非线性超声检测和评价

个人简介: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2月博士毕业于韩国国立釜山大学,2011-2012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学习交流。2013年12月入职厦门大学至今。主要研究领域是超声无损检测、结构健康监测、非线性超声检测理论和方法。2014年至今,主持在研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以厦大单位负责人身份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在研或完成中航工业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横向课题6项。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4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8项。参与编写中英文学术专著5本和英文专著章节3章。2016年获评亚洲实验力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2021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

报告简介:介绍国内外关于基于非线性超声方法的航空关键结构的质量评估与缺陷检测最新技术。介绍的内容包括:航空关键结构件常见的损伤及失效形式;航空结构件损伤失效的危害性及造成的经济损失;开展关键结构件的质量评估与缺陷检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航空航天领域关键结构件安全服役的重大需求,系统介绍了利用非线性超声对不同结构、不同类型损伤的无损评价和检测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主要介绍了非线性超声体波理论和检测应用,基于超声导波二次谐波的非线性超声检测理论及应用,基于导波混频效应的非线性超声检测理论及应用等。


9、杨媛媛

报告题目:基于柔性薄膜材料的智能传感与机器人应用

个人简介: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仪器与电气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传感与柔性机器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神经网络协助的传感机理及柔性传感器的研发,外界能量场如光、磁场驱动的微/小型机器人的研发及控制等。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高水平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等发表多篇文章。曾担任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多个期刊审稿人。

报告简介:柔性传感器及柔性机器人作为结合材料、物理、化学、机械、控制等多种学科的前沿技术,其相关研究的开展及突破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本报告将围绕对柔性薄膜材料在智能传感器方向的应用,概述柔性传感器传感机理并介绍前沿发展;针对柔性薄膜材料在柔性机器人方向的应用,介绍机器人的驱动原理及控制机制。同时围绕柔性传感器及机器人的研发,介绍本人在神经网络协助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光驱动柔性薄膜驱动器及机器人应用等几个方面的研究与心得。


10、范凤磊

报告题目:深度学习引入神经元多样性(Neuronal Diversity in Deep Learning)

个人简介: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深度学习模型与应用。读博期间,范凤磊博士在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领域的旗舰杂志如IEEE TNNLS, IEEE TMI, IEEE TCI, IEEE TAI等发表论文10篇, 代表作为基于二阶神经元的深度学习体系和神经网络宽度深度对称性。由于优异的表现,范凤磊博士获得IBM AI Horizon Scholarship的资助,共计20万美元。其博士论文被国际神经网络协会(INNS)授予2021年博士论文奖。

报告简介:Deep learning, represented by dee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has been dominating numerous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s in the past decade. Although the invention of the neural network was to mimic a human's bra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deep learning is not primarily driven by the increasingly growing understanding to the brain. Brain is the most intelligent system we have ever known so far, although the brain remains vastly undiscovered, it is clear that the existing deep learning still goes far behind human brain in many important aspects such as efficiency, interpretability, memory, etc. Given the incredible capability of the human brain, we argue that neuroscience can always offer support for deep learning as a think tank and a validation means. Clearly, the characters of the current mainstream deep learning models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biological neural system. One remarkable distinction is that the deep learning models lack the neuronal diversity that is everywhere in the human brain. Different from artificial networks that are built on a single universal primitive neuron type, the human brain has numerous morphologically and functionally diverse neurons. The neuronal diversity is an enabling factor for all kinds of intelligent behaviors. In this talk, I will discuss what values can the neuronal diversity potentially add to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11、高雅

报告题目:电子期刊与数据库检索

个人简介:厦门大学图书馆翔安分馆部主任、学科馆员

报告简介:一、文献类型、期刊的基础知识介绍。

二、期刊数量、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如何加以区分?

1、通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外文核心)加以区分,期刊质量的评价指标介绍;

2、期刊的分类方式介绍,工科专业期刊的种类与质量评价;

3、航空学相关电子期刊与图书数据库介绍。

三、数据库检索技巧:

1、常用中文、外文医学数据库检索实例;

2、校外资源访问:有统一身份认证的账号,可使用VPN登陆,若无统一身份认证,联系学科服务馆员、同学互帮互助等方式;

3、对于厦门大学没有订购的资源,可确认电子期刊数据库是否购买,尝试超星百链,有借阅权限,还可以馆际互借,没有借阅权限,可以发邮件请学科服务的老师帮助申请馆际互借获取文献,或尝试使用科研论坛(科研社交平台、国内几大论坛)文献求助。


12、韩  闯

报告题目:专利信息检索概论

个人简介:厦门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证、知识产权专员证,研究领域为知识产权管理与信息分析,独立或作为第一撰写人完成专利信息分析、专利预警、产业规划导航等各类报告10余份。

报告简介:一、专利信息的价值和用途

二、专利信息检索前的预备

三、专利信息检索流程

四、专利信息检索类型与案例分析


13、巫丽青

报告题目:知识产权专题讲座-创新与保护

个人简介:厦门市宽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专利代理师\诉讼代理人,具有12年知识产权实务经验,处理专利申请案件超过3500件、专利纠纷行政及民事诉讼几十余起,在专利申请、复审、无效、布局、风险评估、侵权分析及侵权应对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专利导航、布局、高价值专利培育,侵权诉讼领域具有突出的经验和技能;曾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完成多项高校专利运营及校企合作项目,担任多家知名企业及高校知识产权顾问。

报告简介:一、专利基础知识及申请基本流程

二、、商标基础知识及申请基本流程

三、著作权基础知识及申请基本流程

四、企业知识产权规划布局

五、专利挖局布局及撰写技巧


版权所有 © 厦门大学仪器与电气系